你有睡覺腰酸背痛的困擾嗎?好的床墊不但能讓你一夜好眠,就算是本來就有腰背筋骨問題,挑選正確床墊也有助於緩解酸痛。本篇帶你分析睡覺腰酸背痛的原因,以及如何挑選適合的床墊,幫助你遠離痠痛、改善睡眠,從今晚開始好好睡一覺吧。
Dreamlands網站上也有多款床墊適合腰背痛的人,歡迎參考。
更多床墊挑選技巧
- 怕熱的人挑床墊,請看:涼感床墊、涼感墊怎麼選?原理、優缺點、購買技巧一次懂
- 小資族挑床墊,請看:一萬元以下高CP值平價床墊推薦,小預算也能睡好床
- 租屋族挑床墊,請看:租屋床墊應該自己買新的,還是用房東舊的?床墊壞掉誰出錢?過來人經驗分享
為什麼睡覺會腰酸背痛?找出問題對症下藥
如果平常沒有什麼健康問題,卻總覺得躺在床上難以完全放鬆,很可能就是床墊或睡姿不對所造成的,只要調整一下,通常就能改善。但如果本身就有筋骨方面的問題,那除了配合醫師治療外,挑選床墊時更要特別小心。先來看看你屬於哪一種情況吧!
不良睡姿
有些習慣性的睡姿對脊椎其實很不友善,像是長期趴睡,容易因為腹部下陷,導致脊椎向下彎曲;或是抱著枕頭半側半趴,頸背長時間扭轉,增加頸椎和脊椎的負擔。這些不良睡姿都可能是你腰酸背痛的元兇。
趴睡是最不建議的睡姿,改成仰睡或側睡對腰背負擔比較輕。

床墊太軟、老舊塌陷
若床墊太軟或太老舊,支撐力不足,會造成臀部等較重的部位過度下陷,導致脊椎形成ㄑ字形的不自然彎曲,腰臀肌肉緊繃,翻身也更費力,久了就容易因為床墊太軟而腰酸背痛。
床墊太硬
不少人以為睡硬床比較好,但床墊太硬會導致腰部懸空成拱形一樣,缺乏支撐,身體的壓力點(如肩膀、臀部)也會承受過多壓力,導致壓迫和疼痛,脊椎也會過度彎曲,床太硬反而腰酸背痛。
枕頭高度不對
枕頭太高,會讓下巴過度往下壓;枕頭太低,頭部則會後仰過度抬高。無論哪種情況,都會讓頸椎角度不正確,除了引發肩頸痠痛,也很容易連帶影響上背部,造成背痛。
久坐、超重、缺乏運動
久坐不動幾乎是所有上背痛、下背痛(腰痛)問題的起因。物理治療師提到,久坐會造成腰椎壓力加重、肌肉疲勞與僵硬,連帶引發椎間盤突出等問題。缺乏運動則會核心肌群無力,無法支撐脊椎。
另外肥胖也容易造成腰酸背痛問題,高雄榮總骨科醫師表示,肥胖者腹部的重量增加,身體的重心前移,造成腰椎代償性前彎,椎間盤受力不平均,長期下來會讓脊椎壓力變大,進而引發腰背痛問題。
骨盆前傾
現代人因為上班久坐、長時間穿高跟鞋等,容易有骨盆前傾的問題,出現「前凸後翹」的情況,小腹凸出,臀部後翹,不但影響體態,平躺時也特別容易腰痠背痛。
有個簡單的自我檢測方式,將身體平貼到牆壁上,握拳伸到後腰空隙,假如拳頭可穿過空隙,很可能就有骨盆前傾問題。除了透過運動來矯正骨盆,也能透過改善睡姿來減輕腰痠背痛。
建議睡姿
- 仰睡:在膝蓋或後腰墊小枕頭,填平腰部空隙。
- 側睡:在兩腿之間夾一個枕頭,保持骨盆和脊椎對齊。

▲圖片來源:TVBS-女人我最大
椎間盤突出、坐骨神經痛
椎間盤是位在脊椎骨之間的軟骨組織。造成椎間盤突出的主因是姿勢不良,包括久坐、肥胖、搬重物、運動姿勢錯誤等,壓迫到脊神經及附近的軟組織,造成腰背痛或下肢麻痛。
椎間盤突出若壓迫到坐骨神經,會引發坐骨神經痛,造成下背、腿部、腳部一路延伸的麻或酸痛感,且「麻」常是主要症狀之一。
建議睡姿
- 平躺:在膝蓋下方放小枕頭,讓脊椎自然伸展,減少椎間盤和坐骨神經的壓力。
- 側睡:雙膝微彎,在兩腿之間夾一個枕頭,保持脊椎和骨盆的直線對齊

▲圖片來源:名冠診所
僵直性脊椎炎
僵直性脊椎炎主要是因為免疫失調。根據中國附醫的說明,僵直性脊椎炎是長期背痛的一大元凶,好發於40歲以下的男性,容易下背緊痛與僵硬,特別是早上醒來時最明顯,運動過後會較為改善(越動越不會感到緊和痛)。
建議睡姿
- 推薦仰睡,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脊椎的直線,枕頭宜低。若背痛難耐也可趴睡。
- 避免側睡,會導致脊椎彎曲,加劇脊椎發炎和僵硬。
挑選床墊4重點,減少腰酸背痛
硬床不行!軟硬適中的床墊才是王道
很多人以為「腰不好就要睡硬床」,但其實太硬的床墊會讓脊椎無法自然貼合,腰部懸空,反而增加負擔。像是睡在木板床或塌塌米上,硬度太強,結果常常睡到全身痠痛,還不如有彈性的獨立筒床墊來得舒適。
那為什麼會有「腰痛就要睡硬床」的觀念呢?主要是因為腰背痛需要足夠的支撐力,如果床墊太軟,反而會讓症狀更嚴重。另外,體重偏高的人比較容易腰酸背痛,體重高也需要比較硬的床墊來撐住身體,這對他們來說是軟硬適中,但對一般人就太硬了。
所以正確的做法,不是腰酸背痛就睡硬床,而是要根據自己的體型,來挑選軟硬適中的床墊,這樣脊椎才有足夠的支撐,睡得也更舒服。

用手掌測試腰部與床墊間的空隙
如何知道床墊軟硬度是否適中?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檢查床墊和腰部之間的空隙。去門市試躺床墊時,身體平躺,請店員或同行友人將手掌插入你的腰間空隙。
- 若手掌容易插入,就是床墊太硬,腰部無法貼合床墊
- 若手掌很難插入,就是床墊太軟,腰背都下陷在床面
- 理想狀態,手掌插入時有一點阻力,代表床墊能夠貼合身體曲線,同時又有足夠支撐,不會讓身體下沉
優先選擇分區設計的床墊
身體各部位承受的壓力不一樣,壓力最大的通常是臀部,其次是肩膀,所以床墊用久了,最容易從臀部區開始塌陷,導致支撐力不足。
因此挑選床墊時,建議優先考慮有分區設計的款式,一張床墊分成多個區段,能針對頭、肩、腰、臀、腿給予不同的支撐,符合人體工學,睡起來更舒適,也更耐用,不容易局部凹陷。
枕頭高度也要注意
除了床墊,枕頭高度也很重要。枕頭太高,容易讓脖子懸空、拉扯到頸部和背部的肌肉;太低又會讓頸椎和脊椎排列不正,久了不只肩頸痠痛,還可能連背部都跟著不舒服。
選擇枕頭高度時,根據你的習慣睡姿,建議高度如下:
- 仰睡:枕頭高度約一個拳頭高
- 側睡:枕頭高度等於單側肩膀寬度
另外,枕頭高度也會和床墊軟硬度互相影響。一般來說,偏高的枕頭適合搭配比較軟的床墊,偏低的枕頭則適合搭配較硬的床墊。建議在試躺床墊時,可以帶上自己的枕頭一起測試,這樣挑到的床墊才最適合自己。

- 更多床墊挑選技巧,可參考:床墊試睡全攻略
- 更多枕頭高度的影響,可參考:枕頭高度這樣挑,仰睡、側睡、趴睡大不同,落枕掰掰!
乳膠床墊、記憶床墊、獨立筒床墊,哪種適合腰酸背痛者?
市面上常見的床墊材質大致可分為乳膠床墊、記憶床墊和獨立筒床墊,也有把這些材質結合起來的款式(像是乳膠獨立筒、記憶獨立筒),但到底哪種最適合腰酸背痛呢?下面幫你一次比較,並提供一些針對常見背痛原因的挑選小建議。
乳膠床墊、乳膠獨立筒
乳膠床墊的特色是彈性佳、支撐力強,躺上去不會陷太深,翻身也很輕鬆,不容易卡住或壓迫某個部位,對於以下情況特別適合:
- 久坐、缺乏運動:久坐和少運動常讓核心肌群較弱,腰部容易撐不起來。乳膠床墊支撐度高,可減少腰部塌陷,幫助脊椎維持自然曲線。
- 超重族群:體重較重的人適合選擇支撐度高又有彈性的床墊,乳膠支撐好,彈性佳,適合身材壯實的族群。
- 骨盆前傾:骨盆前傾通常腰部比較容易痠,支撐度好的乳膠床墊能托住腰椎,減少塌陷拉扯。
- 僵直性脊椎炎: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脊椎活動度較差,醒來時下背容易僵硬疼痛,選擇彈性佳的乳膠床墊,起床比較輕鬆。
如果想要更貼合身形,又不希望睡感太硬,可以考慮乳膠+獨立筒的混合款,既有彈性又有獨立筒支撐,服貼度和回彈性都不錯。
記憶床墊、記憶獨立筒
記憶床墊最大特色是「包覆感」強,躺下去會依照身體曲線慢慢貼合,減少局部壓力,但相對的,支撐回彈力較弱,翻身時也比較不方便,選擇中等偏硬的記憶床墊比較理想。
- 椎間盤突出、坐骨神經痛:這類患者屬於神經痛,記憶棉貼合減壓的特性,可降低神經壓迫感。但挑選時要特別注意軟硬度,避免整體太軟而陷太深。
減少睡覺腰酸背痛的小技巧
如果暫時沒有預算換床墊,也可以先用一些簡單的方法,減輕睡覺時的腰酸背痛。
用薄墊調整床墊軟硬度
沒打算馬上換床墊的人,可以試著用薄墊來調整軟硬度,改善躺感。
- 床墊太軟:可加一層較硬的泡棉墊,增強支撐力
- 床墊太硬:可鋪上乳膠薄墊或厚棉被,增加服貼度
推薦可以試試 Nooz翻轉床墊,一面是冷凝記憶棉、一面是支撐泡棉,兩種軟硬度雙面切換,用小預算升級睡感。
仰睡時:腰部或膝蓋下墊枕頭
仰睡時,腰部若懸空容易痠痛,可在腰下放一個薄枕頭填補空隙,或在膝蓋下墊枕頭,幫助腰椎自然貼合床墊。這個方法對骨盆前傾的人特別有幫助。
側睡時:膝蓋間夾枕頭
側睡時,保持脊椎水平很重要。可在雙膝間夾一個小枕頭,抬高大腿,減少骨盆扭轉,讓脊椎更直,也比較不會腰痠。
趴睡(能避免最好):腹部墊枕頭
趴睡對腰背負擔最大,建議盡量避免。如果真的習慣趴睡,可在腹部墊個小枕頭,把腰部抬高,讓脊椎可維持在水平位置。
腰酸背痛床墊推薦:Lunio Gen4乳膠床墊
Lunio Gen4乳膠床墊專為緩解腰酸背痛而設計,由骨科醫師共同研發。結合高彈性天然乳膠搭配 9 區分區支撐,能貼合身體曲線,給腰背剛剛好的承托,讓脊椎維持自然伸展。經美國睡眠中心實測,可提升深度睡眠達30%以上。
如果你怕熱、塵蟎過敏、腰背需要好好支撐,Gen4 都是值得考慮的好選擇,讓你一覺舒適到天亮。
立刻購買Gen4乳膠床墊
參考資料
- 通勤族久坐命短十年?物理治療師:小心!腰痠背痛其實是警訊!(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)
- 肥胖與對骨科的衝擊(高雄榮民總醫院)
- 為何睡覺躺平背超痛,只能側躺! 名醫解析2種可能,3招自救改善(UDN 元氣網)